明年几个有机会的投资方向

前言

首先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之前(也许你是在之后才看到这个文章), 先跟大家说一声新年快乐~

摘要

主要是以下这些方向可以给大家发掘,除了基建,排名不分先后

  • 基建
  • 数字安全
  • 绿色环保类
  • 养老, 医疗, 房地产基建
  • 传统制造
  • 高科技

不会买的, 可以关注指数

  • 中证1000(这个可以做定投, 也可以考虑波段操作)
  • 创业板50(可考虑波段操作)
  • 科创板50(可考虑波段操作)
  • 沪深300(可考虑波段操作)

宏观大势

首先来看整个指数, 在年前最后一周的五个交易日, A股受节前效应影响较大, 市场出现了持续性的强下跌
220130
本人是在图中所指的红色K线处离场, 算是比较幸运的时机, 但是需要告诉大家的是, 市场这样的情绪大于逻辑的下跌, 在未来也会有情绪大于逻辑的上涨

经济工作会议主要定调

在去年12月的时候的经济工作会议, 已定调我国明年是以“稳”为主, 并且提出“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怎么来理解呢?

  1. 需求收缩
    在2021年上半年, 我国从新冠疫情中复苏得较快, 国际还未从新冠疫情中回复, 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产品

    因此上半年我国总需求的扩大主要是依靠进口N(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进口N-出口X)

    到了下半年至2022年初, 国外新冠疫情逐渐趋缓, 因此进口的需求不断减少, 国内需求变化不大

  2. 供给冲击
    在2021年, 化工类产品的原材料, 大宗商品等都迎来涨价, 在那时还有限电限产的措施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动力煤价格越来越高, 电企生产成本突增

    化工类的产品主要是跟新能源相关的概念原材料, 比如磷化工, 有色类等都有涨价

    大家可以看一看2021年的宏观PPI数据, 可以发现, 企业生产成本快速提升, 因此企业生产产品会相应涨价, 或者减少产量

    这就是为什么供给受到冲击的原因

  3. 预期转弱
    在2021年, 我国CPI和PPI涨幅不一, 下半年经济承压明显, 进而国际国内的不确定性增多

    不确定性, 则意味着券商, 基金公司可选择的方向就越来越少, 因此抱团行情非常明显

未来投资方向

基建

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22年

将会是新技术基建主导, 这也跟我国十四五的建设相关, 如果说2021年是新能源化工的炒作涨价, 那么2022年就是这些新能源基建落地建设的阶段

随着这些新基建的落地, 中国新能源产业将会迎来稳步式增长

因此在基建上, 我们可以选择类似电建,能建,交建这样国家牵头的企业

数字安全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就已经确定“数字化”,这一条道路,在2021年:数字货币, 数据安全, 大数据, 区块链等产业都在不断的自我生长和发展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版块都是在上涨了一段时间之后, 跌了很久, 之后才开始进入一个稳步增长的阶段,

在稳步增长的阶段就是这些产业自己在技术方面进行提升的过程

因此我国要牢牢抓住并建设好数字人民币这一条道路, 在数字人民币成功建设成功后, 之后数字医疗, 数字政务, 数字城市也会相应进入一个增长期

绿色环保类

主要是看到碳达峰,碳中和概念还是在不断发酵, 但是随着资本已经炒作过一轮了, 剩下来的谁是龙谁是虫就自己辨别了

大家可以多看看煤炭清洁, 新能源消纳类的企业

养老, 医疗, 房地产基建

这部分是和我国维稳相关的内容, 房地产的房住不炒今年出现了一些变化,增加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预计2022年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加快推进,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振国内总需求

传统制造

这一条是和供给冲击相对应的, 目前我国的PPI已经开始出现拐点, CPI和PPI的价格剪刀差逐渐减小, 传统制造类的低估值企业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高科技

科技类今年也肯定也有得炒, 只不过目前新型技术还不明确, 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一些新技术的商用场景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